

CD73单抗:普米斯生物第8款新药申报IND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Armstrong生物药资讯
- 发布时间:2022-01-06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2022年1月6日,普米斯生物CD73抗体PM1015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普米斯生物已经累计申报8款大分子新药,包括1款单抗、1款三抗、1款溶瘤病毒和5款双抗。8款新药中有6款为近一年内申报。
2021年9月17日,阿斯利康公布了PD-L1抗体与CD73抗体或NKG2A抗体联合治疗NSCLC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CD73抗体或NKG2A抗体都显著提高了总响应率ORR,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ORR和10个月PFS都提高了近1倍。
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利康CD73抗体Oleclumab结合的是CD73 N端表位,Oleclumab的两个Fab与二聚体CD73同时结合时,可以阻断其向活性构象转化。
这种结合方式导致的结果是Oleclumab与CD73二聚体摩尔比为1:1的时候阻断效应最强,Oleclumab过量时阻断效果反而会减弱,也就是具有“钩子效应”(hook effect)。
PM1015是普米斯团队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CD73单克隆抗体。与大多数抗CD73在研产品不同,PM1015拥有特殊的结合表位,能在多种表达CD73的肿瘤细胞系上完全阻断膜型CD73酶活活性。此外,PM1015可以完全阻断可溶性CD73的酶活活性,并且没有“钩子效应”。
体内药效实验表明,PM1015可以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抗肿瘤活性。同时,PM1015在临床前毒理实验中显现出了极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总结
免疫检验点响应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环境。CD39-CD73-腺苷通路是免疫抑制环境的重要参与者,ATP在CD39作用下转化为AMP,AMP在CD73作用下转化为腺苷,腺苷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效应。普米斯生物PM1015为结合独特表位的CD73抗体,不会产生“钩子效应”,有望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CD73单抗:普米斯生物第8款新药申报IND
【概要描述】 2022年1月6日,普米斯生物CD73抗体PM1015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普米斯生物已经累计申报8款大分子新药,包括1款单抗、1款三抗、1款溶瘤病毒和5款双抗。8款新药中有6款为近一年内申报。
2021年9月17日,阿斯利康公布了PD-L1抗体与CD73抗体或NKG2A抗体联合治疗NSCLC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CD73抗体或NKG2A抗体都显著提高了总响应率ORR,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ORR和10个月PFS都提高了近1倍。
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利康CD73抗体Oleclumab结合的是CD73 N端表位,Oleclumab的两个Fab与二聚体CD73同时结合时,可以阻断其向活性构象转化。
这种结合方式导致的结果是Oleclumab与CD73二聚体摩尔比为1:1的时候阻断效应最强,Oleclumab过量时阻断效果反而会减弱,也就是具有“钩子效应”(hook effect)。
PM1015是普米斯团队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CD73单克隆抗体。与大多数抗CD73在研产品不同,PM1015拥有特殊的结合表位,能在多种表达CD73的肿瘤细胞系上完全阻断膜型CD73酶活活性。此外,PM1015可以完全阻断可溶性CD73的酶活活性,并且没有“钩子效应”。
体内药效实验表明,PM1015可以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抗肿瘤活性。同时,PM1015在临床前毒理实验中显现出了极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总结
免疫检验点响应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环境。CD39-CD73-腺苷通路是免疫抑制环境的重要参与者,ATP在CD39作用下转化为AMP,AMP在CD73作用下转化为腺苷,腺苷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效应。普米斯生物PM1015为结合独特表位的CD73抗体,不会产生“钩子效应”,有望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Armstrong生物药资讯
- 发布时间:2022-01-06
- 访问量:0
2022年1月6日,普米斯生物CD73抗体PM1015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普米斯生物已经累计申报8款大分子新药,包括1款单抗、1款三抗、1款溶瘤病毒和5款双抗。8款新药中有6款为近一年内申报。
2021年9月17日,阿斯利康公布了PD-L1抗体与CD73抗体或NKG2A抗体联合治疗NSCLC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CD73抗体或NKG2A抗体都显著提高了总响应率ORR,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ORR和10个月PFS都提高了近1倍。
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利康CD73抗体Oleclumab结合的是CD73 N端表位,Oleclumab的两个Fab与二聚体CD73同时结合时,可以阻断其向活性构象转化。
这种结合方式导致的结果是Oleclumab与CD73二聚体摩尔比为1:1的时候阻断效应最强,Oleclumab过量时阻断效果反而会减弱,也就是具有“钩子效应”(hook effect)。
PM1015是普米斯团队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CD73单克隆抗体。与大多数抗CD73在研产品不同,PM1015拥有特殊的结合表位,能在多种表达CD73的肿瘤细胞系上完全阻断膜型CD73酶活活性。此外,PM1015可以完全阻断可溶性CD73的酶活活性,并且没有“钩子效应”。
体内药效实验表明,PM1015可以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抗肿瘤活性。同时,PM1015在临床前毒理实验中显现出了极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总结
免疫检验点响应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环境。CD39-CD73-腺苷通路是免疫抑制环境的重要参与者,ATP在CD39作用下转化为AMP,AMP在CD73作用下转化为腺苷,腺苷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效应。普米斯生物PM1015为结合独特表位的CD73抗体,不会产生“钩子效应”,有望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阅读
- 普米斯PD-L1/VEGF双抗新药(PM8002)治疗多种实体瘤 II期临床疗效显著 2022.12.09
- 普米斯5款创新药研究成果在SITC 2022年会发布 2022.11.16
- 普米斯宣布与翰森制药就共同开发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达成战略合作 2022.11.15
- 默克宣布与普米斯合作,助力中国生物制药企业药品申报和审批 2022.11.08
- 普米斯宣布任命包骏博士为首席商务官 2022.10.11
- 普米斯荣登“2022年中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单 2022.08.26